|
|
|
當前位置:首頁 > 全部 > 專題論述
2016年我國生豬養殖行業市場前景展望豬肉是中國的主要肉類消費品種,生豬業更在中國的農業生產和畜牧業生產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國際視角看,中國的生豬養殖及豬肉消費約占全球總量的一半,穩居世界第一,對于全球生豬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以國內視角看,"豬糧安天下",生豬產業的發展關系到國計民生問題,與社會穩定、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關系重大。隨著近年來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國的養殖養殖業產生了一些變化,在轉型時期,面臨著一些突出問題,已經開始影響到產業的健康發展和城鄉居民的日常生活。 據中經未來產業研究院(www.19baogao.com)發布的《2016-2020年中國生豬養殖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2015年國內能繁母豬存欄量繼續下降,同比降幅為9.31%。存欄量已經達到201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2015年12月是能繁母豬存欄量最低的月份,國內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下降0.70%,同比下降11.40%。能繁母豬存欄數量環比已經連續28個月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連續21個月同比降幅超過5%,但能繁母豬存欄量下降趨勢已經放緩。 從生豬價格走勢來看,2015年國內活豬均價約為15.17元/kg,較2014年相比上漲了1.70元/kg,漲幅為12.62%,較近5年均值相比上漲了0.06%。2015年除1月和2月外,各月份國內活豬均價均高于2014年。2015年生豬價格走勢大體分為4個階段,1至3月中下旬,豬價整體延續2014年的低迷態勢,國內生豬市場整體購銷相對清淡,養殖戶惜售挺價難敵終端肉類市場需求疲軟利空,同時2015年春節前國內生豬出欄同比增加,但屠宰場需求增幅有限,部分屠宰場為去庫存,傳統春節的節日效應并未出現,豬價提振的現象,3月份豬價開始下跌至年內最低點,國內活豬的平均價格為12.27元/kg,較年初相比下跌了8.30%,同比上漲了1.83%。自2014年9月生豬價格調頭下跌開始至2015年3月,國內生豬價格連續下跌接近7個月,累計下跌幅度達到17.54%。3月下旬至8月上旬,豬源大減,國內生豬存欄量以及能繁母豬存欄量持續下降,養殖業整體去產能情況異常嚴重,市場適重豬源大幅減少,供應趨緊,"病死豬""康復豬"等問題將肉類食品安全問題再次推上風口浪尖,屠宰場收購壓力大增。為保障收購任務不斷上調收購價格,生豬價格逆勢大漲,持續上漲接近5個月,8月豬價上漲至年內最高點,價格為18.16元/kg,較年初相比上漲了35.72%,同比上漲24.73%。8月中旬至11月中旬,養殖戶出欄有所提高,生豬市場供應增加,屠宰場完成收購任務后相繼下調收購價格,國內生豬價格沖高后小幅回落,同時部分地區冷凍肉陸續出庫,天氣轉涼,生豬疫情高發也對生豬出欄起到一定推進作用,生豬價格持續下調。此期間,供需博弈初顯,豬價偏弱調整。11月豬價較年初相比上漲了22.79%,同比上漲16.61%。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需求回暖,出欄增加,豬價節前震蕩前行。 從豬肉價格走勢來看,2015年國內豬肉平均價格為24.55元/kg,同比上漲了9.21%,較近5年均值相比上漲了0.77%。2015年豬肉價格走勢與活豬價格大體一致,2015年3-12月豬肉價格均高于2014年同期。2015年3月中旬后豬肉價格基本上呈現逐步上漲走勢。到9月上漲至年內最高點,均價達到28.2元/kg,較年初相比上漲26.06%,同比上漲17.99%。9月下旬豬肉價格止漲回落,直到12月趨穩,12月豬肉均價為到25.93元/kg,較年初相比上漲15.91%,同比上漲13.33%。 來源:中經未來產業研究院 【 關閉窗口 】 |
全部
訪談對話
專題論述
專題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