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當前位置:首頁 > 全部 > 專題論述
我國家禽業市場變化及政策支持分析一.蛋雞市場回顧 1.種雞產能變化情況 (1)祖代種雞 2014年底我國共有祖代蛋種雞企業23家,2014年我國存欄祖代蛋種雞63萬套,比2013年的52萬套增加21%;新增祖代雞52萬套,其中進口19.86萬套,國產32.26 萬套。2014年全國后備祖代種雞存欄量除一季度外與2013年走勢基本相同;受H7N9事件的影響,2014年后備祖代雞平均存欄數量減少23%。2014年前10個月引進祖代雞總量10萬套左右, 其中海蘭較多,其次是羅曼。11~12月還有引種計劃,大約15萬套左右,后兩個月實際引種約10萬套。2014年有幾個祖代場沒有引種,中小祖代場也在調整戰略。 (2)父母代種雞 2014年全國在產父母代蛋種雞存欄1984萬套,比2013年的1792萬套增加11%,2014年3~5月在產父母代蛋種雞超過2000萬套,遠超2013年8月的1500萬套。2013、2014年全國后備父母代種雞存欄量走勢有很多不同,但總量相差不多,2014年為815萬套,2013年為859萬套。 2.商品蛋雞存欄與雞蛋產量變化 2013 年全國商品代蛋雞年存欄維持在12.5億只左右,比2012年減少10%左右。2013年全年雞蛋產量約為2 223萬噸,比2012年減少213萬噸,下降幅度約為 8.74%。原因是雞只單產和成活率較好;種蛋轉為食品蛋銷售,增加雞蛋產量,約占1%。雞蛋消費量同比下降 8%,同比雞蛋產量大于需求量。 我國商品代蛋雞常年需求量維持在13~15億只。2014年商品代蛋雞平均存欄11億只,按理論產能計算,需要祖代雞36萬套。2014年全國商品代蛋雞實際存欄量在10.8億只左右,比2013年減少12%左右,原因是愛H7N9影響,市場看不準;禽流感的影響,死亡較多,存欄減少。2014年全年雞蛋產量約1800萬噸,比2013年減少423萬噸,下降幅度約為 18%,原因是雞只單產較好;年初種蛋轉為食品蛋銷售,增加雞蛋產量,但占比很少。雞蛋消費量同比持平,雞蛋產量少,需求有增長的趨勢。 3.近兩年蛋雞市場特點 2014年父母代蛋雛雞平均銷售價格為5.22元/套,比2013年的平均7.20 元/套下降 28%。2014年以歷史低點開年,此后雖然持續上漲很長時間,但全年都維持較低的水平。 2012~2013年商品代蛋雞苗價格逐年降低,2014年度峰回路轉,價格一路上揚,但是主產區的雞苗價格都在全國平均價格以下;2013年山東的價格基本低于主產省的價格,2014年有所好轉。 隨著飼料價格逐年上升,蛋雞養殖剛性成本每年增加5%~8%,同一年內飼料價格平穩,沒有大起大落。 雞蛋的價格逐年提高,即使是盈利較好的2007年也與很差的2009年價格水平相當,而近三年雞蛋價格更是增加較快,預示著剛性成本增加。2013年全國雞蛋平均價格為9.89元/千克,2014年1~11月份為10.77元/千克;2013年主產省雞蛋平均價格為8.63元/千克,2014年1~11月平均為9.89元/千克;山東省2014年1~11月平均為9.74元/千克,比全國低1.03元/千克,比主產區低 0.15 元/千克;山東省 2013 年 1~11 月為 8.26元/千克,比全國1.63元/千克,比主產區低0.38元/千克。雞蛋期貨的介入刺激了雞蛋市場,雞蛋期貨運行一年多,其中的規律和利弊還需要總結,仍要關注。 2013年我國蛋雞行業種源充足,存欄水平較高,供大于求;產能平穩,疫病防控較好;市場銷售從中等水平逐步增長,但從4月份開始,由于H7N9的影響市場銷售受到重創,6月份開始恢復但速度緩慢,7月達到高峰,8月和9月有小幅下降;年初企業盈利基本保持平衡,3月份開始盈利,但在4月份急轉直下,企業虧損嚴重,很多企業甚至退出養殖業,5月份跌到谷底,6月份開始恢復,上半年整體效益基本保持在盈虧平衡點,7月份開始蛋種雞有盈利空間。 2014年種源被動減少,但種雞存欄下降幅度不大,產能平穩。疫病危害很大,雞群死亡高。從5月份開始,雞蛋價格大幅度提高,并且高位持續期長, 從9月份第2周開始下滑,但仍然高位運行,蛋雞飼養者盈利很多。 養殖市場表現出三年一個周期的特點, 即一年大盈利、一年微利、一年虧損 、一年有盈利、一年微利或平衡、一年虧損,但也受節日、糧價、疫病的影響。2014 年的市場是被動好轉,原因如下:受H7N9影響補欄少,雛雞銷毀多;高致病性禽流感導致雞群死亡多;雞蛋產量減少;消費能力保持穩定。 二.白羽肉雞市場總結 1.種雞產能變化情況 2014年引進祖代白羽肉雞的企業有15家,預計引種121萬套,實際引進115萬套,與2013年的154萬套相比下降26%,其中科寶艾維茵占16%、哈伯德占2%,AA + 占45%,羅斯308占40% ,2015年引種配額為109.7萬套,計劃由16家企業引種。 2014年父母代種雞存欄量平均水平處于歷史相對較低水平,并且保持穩定,監測企業的父母代種雞平均存欄量為1076萬套。推測全國父母代白羽肉種雞存欄量約為4 304萬套。 2.商品雞市場的變化 全國商品代白羽肉雛雞銷售量:據協會測算,2013年全國父母代白羽肉種雞的年平均存欄量約為4 479萬套,按每套父母代種雞一年產105只商品代雛雞推算,2013年全國商品代白羽肉雛雞的銷售量約47億只,出欄量為44億只。2014年全國父母代白羽肉種雞的年平均存欄量約為4304萬套,按每套父母代種雞一年產105只商品代雛雞推算,2014年全國商品代白羽肉雛雞的銷售量約45億只,出欄量為42億只。 3.肉雞市場呈現的特點 (1)肉雞市場歷史回顧 2007年是國內養雞業獲利豐厚的一年,也是養雞業走向殘酷整合的開端。 2008年高利潤刺激了養雞企業的無序擴張,招來了行外資本的高調進入。金融危機席卷全球;2008年10月開始到2010年6月,我國肉雞行業中的大部分企業經濟效益較低;2009年6月份開始了持續虧損,一直延續到2010年5月份,虧損期長達11個月,這給整個肉雞行業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 2011年終于迎來了盈利的年景。尤其是從3月份到9月份長達7個月的生產高峰期,為整個行業帶來了豐潤的收益,同時種雞生產規模也進一步擴大;2012 年肉雞的養殖效益遠遜色于2011年,是一個微利年。 (2)影響因素與市場變化 目前影響肉雞行業的整體因素有產能過剩、市場需求萎縮、養殖成本攀升等,以往的低迷行情并沒有使得養雞企業完全退出養殖,只是減少了產量,采取延長投苗期、減少投苗量或暫時停產等方式來度過困難時期,社會的產能還在,市場變化情況如下: ①區域市場分布明顯:肉雞的生產及消費都呈現出明顯的區域特點:黃羽肉雞主要集中在我國南方,并且不同地區消費習慣也有差別,廣東地區的主導品種是優質土雞和快大雞,廣西是優質土雞,海南是文昌雞和快大雞,重慶、四川是中速型青腳麻雞和烏皮麻雞,福建、江蘇、浙江、安徽的主導品種是快大型青腳麻雞。白羽肉雞主要集中在我國北方,并且以快餐和分割產品為主;②市場與祖代雞的存欄有緊密的聯系;③消費增長受整體宏觀經濟影響較大,全球經濟危機和國八條等影響消費不增反降;④有明顯的節日效應:消費習慣和傳統決定市場的需求。 (3)行業自律自救 產能過剩不利于產業發展,企業主動限制產能,黃羽肉雞企業主動減產20%,為2014年的盈利期提供保障;迫于市場的壓力、疾病的爆發、行業組織的自律,白羽肉雞企業主動減產10%,強制淘汰50周齡以上的種雞,并用配額進行引種量的控制。 三.政策助推家禽行業發展 1.支持政策逐年增加 近年來國家不斷出臺對家禽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具體如下:國家提出對畜牧業的金融支持,鼓勵有條件的地方設立畜牧業貸款擔保基金、擔保公司,為養殖加工龍頭企業融資提供服務;首次提出支持畜禽保險,并大力推動保險;“十二五”規劃提出加大畜禽良種補貼力度,增加標準化養殖扶持政策投入;“十二五”規劃鼓勵和支持規范化、標準化規模養殖場的建設,助推行業整體水平的提升,保障畜產品安全;對于畜牧業保險、價格保險指數等的重視;全國蛋雞遺傳改良計劃(2012-2020)》 、《全國肉雞遺傳改良計劃(2014-2025)》 的出臺等。 2.畜牧標準化規模養殖扶持政策 從2007年開始,中央財政每年安排25億元在全國范圍內支持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2008年中央財政安排2億元資金支持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場)建設,2009年開始中央資金增加到5億元;2013年中央資金增至10.06億元;2012年中央財政新增1億元支持內蒙古、四川、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肉牛肉羊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開展標準化改擴建。支持資金主要用于養殖場(小區)水電路改造、糞污處理、防疫、擠奶、質量檢測等配套設施建設等;2014年國家繼續支持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規模養殖標準:蛋雞存欄1~10萬只,肉雞出欄5~100萬只。 3.扶持家庭農場發展政策 2014年2月,農業部下發了《關于促進家庭農場發展的指導意見》,推動落實涉農建設項目、財政補貼、稅收優惠、信貸支持、抵押擔保、農業保險、設施用地等相關政策,幫助解決家庭農場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4.動物防疫補貼政策 主要包括: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補助政策,國家對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實行強制免疫政策,強制免疫疫苗由省級政府組織招標采購,獸醫部門逐級免費發放給養殖場(戶),疫苗經費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按比例分擔,養殖場(戶)無需支付強制免疫疫苗費用;畜禽疫病撲殺補助政策,國家對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實施強制撲殺,對因重大動物疫病撲殺畜禽給養殖者造成的損失予以補助,補助經費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承擔;基層動物防疫工作補助政策,補助經費主要用于對村級防疫員承擔的為畜禽實施強制免疫等基層動物防疫工作經費的勞務補助,2013 年中央財政投入7.8億元補助經費。2014年中央財政將繼續實施動物防疫補助政策。 5.糞污處理設施建設補貼 《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規定:國家鼓勵和支持沼氣制取、有機肥生產等廢棄物綜合利用以及沼渣沼液輸送和施用、沼氣發電等相關配套設施建設;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采取示范獎勵等措施,扶持規模化、標準化畜禽養殖,支持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進行標準化改造和污染防治設施建設與改造,鼓勵分散飼養向集約飼養方式轉變;建設和改造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設施,可以按照國家規定申請包括污染治理貸款貼息補助在內的環境保護等相關資金支持。 來源:禽業導刊 【 關閉窗口 】 |
全部
訪談對話
專題論述
專題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