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當前位置:首頁 > 全部 > 訪談對話
東方水產海鮮經紀人 - 魏士軍 當你聽到經紀人這一職業稱謂時,您首先聯想到的其它詞匯可能是“中介”、“貿易商”等日常詞匯,但這位經紀人,他的工作不是經紀個人生意,而是經紀著一個行業---水產海鮮。 憑借舉辦每年一屆的上海國際漁博會,把中國的好東西推出去,國外的好東西引進來,他為無數的中外水產海鮮企業與買家之間搭建了貿易合作關系,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品牌,眼看著身邊的展商一個個賺的盆滿缽滿,亦有客戶勸他改行加盟,可他仍然堅守在自己的本職崗位上,這一堅持就是11年,十一年風雨使得他從一個風華正茂(意氣風發)的小伙子到如今即將步入不惑之年的會展職業經理人,他沒有后悔自己當初的選擇,也沒有后悔自己這么長時間的執著......
問:《食品資源》
答:“上海國際漁博會”項目經理---魏士軍:
問:魏經理,您微信昵稱是:水產海鮮經紀人,您是上海國際漁業博覽會的項目經理,為何以此命名?
魏:哈哈,我的日常工作一方面是篩選優質中外漁企來我們的漁博會參展,另一方面邀請業內買家來我們的漁博會與這些展商進行貿易洽談,您說我是不是一個水產海鮮經紀人,只是我從未收取過任何交易傭金。
問:上海漁博會已經走過了10個春秋,今年將是第十一屆了,無論展會規模、國際化程度以及在行業內的影響都在快速提升,能先談談這些年您這個“經紀人”的辦展心得嗎?
魏: SIFSE 是歌華展覽旗下的一個品牌項目, 這個項目從初期策劃到最終立項公司高層都做了充分的思想準備,整個項目團隊更是做足了各項市場調查工作和市場推廣工作。10年前中國的水產海鮮產業雖然有了龐大的市場消費容量,但行業信息仍不是很暢通,行業分工不夠細化,多數經營者既是生產企業也是銷售企業,行業知名品牌更是屈指可數。鑒于這種行業發展狀態,上海魚博會為傳遞貿易信息和品牌塑造的交易平臺應運而生,漁博會的誕生符合中國漁業市場的時代發展要求。
任何符合潮流或適應市場需求的商業行為都不存在真正的發展困難,我是趕上了好的時機,漁博會的成功是歌華展覽團隊凝聚力的一個體現,10年來,這個團隊在工作中也遇到過各種困難,但我們始終不忘“要讓每個展商笑著走出展館”的這一服務宗旨,力求在觀眾邀請方面做到:精、準、狠三個要求,堅持原則,不忘初衷,這就是我的辦展心得。
問:上海漁博會有哪些優勢?
魏:首先是市場地理位置優勢,上海不僅是中國的貿易中心,更是世界領先的國際貿易中心,其市場輻射不僅廣泛覆蓋長三角地區,而且通過上海這一世界貿易窗口,無論是企業的產品信息還是品牌形象都能高效地傳播至國際市場;
其次產業集群優勢也非常明顯,上海本身就是水產海鮮高產區,不僅是各項新技術的踐行者,更是業內品牌培育的搖籃,另外通過與周邊的江浙魯幾大沿海省份的合縱連橫,形成了龐大的華東海鮮產業集群;
還有排它性優勢,上海是中國會展核心城市,每個行業的同質化的展會大大小小總有那么三四個,但我們的漁博會獨樹一幟,上海沒有其它的同類展會,水產為專業課提在上海做展會還是我們最強,上海的漁業博覽會一直堅持國際化、專業化和服務精神,抱著與展商共贏的基本方向堅持做好展會這個平臺。
最后我想說的是人才優勢,漁博會的主辦機構--上海歌華是中國民營展覽公司中的一個成功代表,公司通過近二十年的歷史發展,培育了一大批高素質的會展專業人才,近年來由于各個展會項目的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我們在國際人才方面的招攬與培養更加給力,因為我們深信人才是企業未來發展的希望。
問:2016漁博會有哪些亮點?
魏:SIFSE 2016有很多亮點值得關注,其中國內一線品牌集中亮相是一大看點,比如上海的上水集團,山東的參參堂,浙江的藍雪,等品牌悉數到齊,另一亮點是國際關注度暴增,直至目前已有來自17個國家的展商確認參展,其中韓國、越南、厄瓜多爾,美國 ,等眾多國家都是以國家展團的形式集體亮相, 還有,展會期間穿插了一系列的主題活動與演講,這些活動不僅給參展企業提供了多樣性的推廣平臺,同時也向所有與會者傳遞了行業發展信息以及國家最新政策等。
首屆“東方漁人之夜”將于展會開幕當日在上海嘉里中心隆重舉行,數百名來自世界各地的使領館參贊以上官員、漁業組織機構秘書長以上代表、跨國貿易集團總裁以及來自國內知名漁企精英代表將齊聚一堂,煮酒論今!
問:漁博會的未來發展方向與戰略規劃?
魏:漁博會的未來發展方向仍是走專業化、國際化路線,所謂的專業化就是在展品范圍的控制環節嚴格堅持“業內準入”的原則,準確的說只有從事與漁業緊密相關的業務機構才有機會通過參展申請。SIFSE2016展位供應尤其緊張,現在距離展會開幕還有3個多月,但我們一個多月前就已“爆館”了,說實話漁博會發展至今,我們已經不再是為展位銷售發愁的階段了,如何有機地、科學地分配各個功能展區以及各展區的合理劃分,盡最大的可能給觀眾提供一個愉悅的參觀體驗,這才是眼下我們的工作重點。
另外,國際化發展方向也是我們的未來戰略規劃之一。
至于整體戰略規劃,我方便透露的幾點是:其一,長期與上海國際餐飲食材展同期舉辦,實現買家資源共享,其二,繼續與全國工商聯水產專業委員會以及上海水產協會聯合主辦, 其三,可能并購一些周邊地區的會展項目,最后是,我們將與全球各國使領館及國外大型漁業組織聯手,全面國際化推廣漁博會, 爭取在未來3年內把漁博會培育成全球了解中國漁業行情的一個最佳窗口。
問:經濟下行對漁博會是否有重大的影響?
魏:“經濟下行,漁企不愁,SIFSE現成訂單等你拿”,這句話不是廣告語,而是對在當前經濟環境下漁博會的一個寫實!SIFSE之所以發展穩定,主要原因之一是近9成的展商連年參展,企業為何連年參展,能接到滿意的訂單是最直接的原因。 所以說經濟下行,反而迫使更多的企業對SIFSE寄予了更多的企望,重大的責任感雖然給我們的團隊造成了一定的壓力,但我們堅信漁博會一定不會辜負每一位新老展商的這份信任與支持。
問:哪些企業最適合參加漁博會?
魏:急需拓展上海本地及周邊市場的國內水產海鮮企業、以及冷鏈配送、冷凍冷藏技術等相關服務供應商,另外,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工作成果的進一步發展與擴大、上海自貿區的良好運營、以及中國食品安全本身存在的問題等,都給國外優質漁企業提供了一個進入中國市場的絕佳契機。
問:您認為漁博會還有哪些服務存在提升空間?
魏:漁博會的服務提升空間還是有的,過去我們一味的追求展會的效果,也就是無論如何我們都要確保每位展商能通過我們的展會獲得明顯的參展效益,獲取訂單的同時幫助企業提升品牌形象,因此我們主要的精力都用于專業觀眾的邀請,2015年有超過30000名國內外專業買家訪問了我們的展會,這一點我感到非常自豪,但同時我們忽略了展會自身的形象包裝和品牌包裝,因此,在未來的幾年我們將在這方面投入適當財力與人力,爭取把上海漁博會打造成全國乃至亞洲最具影響力的水產海鮮產業的信息發布平臺,當然,其它服務如打造永不落幕的“線上線下”一體展會也將是我們的一個工作重點。
問:感謝您接收這次專訪,8月我們展會現場再見,謝謝!
魏:不客氣,8月25-27號,新國際,再會!
【 關閉窗口 】 |
全部
訪談對話
專題論述
專題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