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當前位置:首頁 > 全部 > 信息管理
溫度傳感標簽在冷鏈物流中的應用 ---- 有源RFID技術
所謂冷鏈物流是指溫度敏感性產品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各個環節中,始終處于預先制定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物品質量,減少物流損耗的一項系統工程,一般分為冷藏(凍)加工、冷藏(凍)存儲、冷藏(凍)運輸及配送、冷藏(凍)銷售四個部分,其中冷藏運輸及配送環節是目前冷鏈物流的薄弱環節。由于環境變化較大,且限于技術和成本因素,在運輸和配送過程中的物品溫度發生改變而造成質量事故的風險相對其他環節要大。而且,通常情況下運輸配送過程的封閉型往往會對后續的事故原因鑒定工作造成困難,即物品溫度超過限制范圍是何時何地開始出現的?是由于環境的突發性因素還是冷藏(凍)系統的持續性故障?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一個能夠持續記錄物品溫度并將此溫度數據便捷存儲和發送到后臺管理系統的技術。 伴隨著有源 RFID技術和應用的迅猛發展,行業內逐步認識到基于有源 RFID技術的溫度傳感系統在冷鏈物流中的重要應用:有源 RFID標簽集成,通過溫度傳感器實時獲取溫度數據,然后傳送給與之連接的 RFID標簽儲存,RFID標簽獲得的數據則在進入閱讀器閱讀范圍時被讀出,以供利用。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實現對運輸/配送過程中溫度發生改變時的預警,或是對過程中的溫度變化進行記錄,從而幫助辨識可能由溫度變化引發的質量變化及具體發生時間,并有助于質量事故的責任認定。 例如,在醫療用血液的運輸中,溫度應該嚴格的控制在 隨著物流業全開放,物流產業投資將進一步增加,冷鏈物流市場規模也將相應加大,將給 RFID應用帶來機會。就目前而言,RFID冷鏈物流應用已經沒有技術障礙,而成本仍是主要瓶頸。目前 RFID應用集中在敏感或貴重商品領域,如移植用器官、醫療用血液、骨髓、疫苗、藥品以及名貴酒品、貴重花卉、高價值海產品等。除了在敏感領域和貴重領域的應用,運輸距離越長和周轉次數越多的冷鏈系統,RFID 的應用需求也在相應增加。而在普通冷鏈應用中,雖然 RFID 成本較高,但與自行開發一套“黑匣子”溫度監控系統相比(如麥當勞目前正在使用的貨物跟蹤和溫度跟蹤系統),RFID還是具有大規模應用的成本優勢。隨著技術不斷進步使得成本降低,冷鏈物流 RFID應用將普及化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應用方案通過先進的有源 RFID技術,在需要合適的溫度監控管理來保證質量的生鮮食品和藥品的物流管理和生產流程管理中,將采集到的物品溫度數據持續記錄在有源電子標簽內,對產品的生鮮度、品質進行細致地、實時地管理。系統的工作方式非常簡單,將溫度傳感器采集的溫度數據定時寫入 RFID標簽內,當 RFID標簽進入遠距離閱讀器信號覆蓋范圍時,將 RFID 芯片內的溫度數據上傳給遠距離閱讀器,交由后端系統處理。此系統可結合 GPRS/CDMA 等技術向后臺實時傳輸溫度監控數據,以達到實時監控目標物品溫度變化的效果;也可以在所運物品在達到目標地點后一次性讀取所有溫度數據,生成溫度變化圖表,完成對供應鏈的溫度變化的監管。 運輸過程中由于各種可能的外在因素和冷藏(凍)設備的故障,物品溫度通常會有所變化,有源標簽內足夠大的存儲空間可以放置足夠數量的溫度記錄(在理想情況下可以由數學工具模擬成一條連續的曲線)。如果溫度變化超出一個預先設定的范圍,比如 通常情況下,有源標簽內會設置一個時間鐘,在每次啟用時會跟閱讀器校對時間,內置安全算法保證只有獲得授權的用戶才能讀取標簽內的數據并確保所有已經存儲的溫度和時間記錄不能被非法修改在大規模的冷鏈物流應用中,信息采集和發送的實時性越來越被行業所重視,某些極為貴重和重要的物品如疫苗、特種血漿、急救藥品等都要做一個實時性的全面監控,以待任何破壞跡象一出現就能被有效獲取,并對相關應急機制起到預警作用。 首先,溫度標簽會被加載到目標物品(箱)上,待裝運出發后,即持續記錄物品溫度。一般有兩種應用模式,一種是在每個物流環節一次性上傳溫度數據,物流管理有上傳數據,分環節監控物品質量;另一種是在運輸車輛/船舶上設置實時傳輸機構等,物流管理平臺能夠不間斷對目標物品進行監測。這兩種模式的唯一區別在于,后模式能夠起到搶救部分貴重物品的作用,而不僅僅是像前一種模式只能鑒定物品是否當然,有源標簽是標識某一個包裝箱(柜)的,同一個集裝箱內的不同包裝單位是可多個有源標簽進行監測的。 【 關閉窗口 】 |
全部
訪談對話
專題論述
專題活動
|